在北京治疗白癜风那家医院比较好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50511/q1vh9tu.html建党百年中华崛起,礼赞华诞甘肃添彩!6月10日,甘肃省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系列活动在兰州老街隆重开幕。此次活动为期3天,由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邀请全省各地余名非遗传承人共同参与,将通过“如意甘肃·多彩非遗”优秀非遗项目展演、“向建党百年献礼”全省非遗保护工作成果展、线上线下“非遗购物节”等活动,全面展示近年来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加强非遗保护、传承、弘扬和传播的累累硕果,激情呈现甘肃文旅人为文化强国建设增色添彩、为乡村振兴赋能助力的满满决心。
赓续中华文脉的甘肃记忆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近年来,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坚持“科学保护、提高能力、弘扬价值、发展振兴”的工作思路,协调推动全省各地深入挖掘、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资源,非遗保护取得显著成果,赓续了中华文脉,强化了独具甘肃特色的文化记忆。至目前,甘肃已建成完整的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花儿、环县道情皮影戏、格萨(斯)尔3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有8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公布四批累计项省级代表性项目;全省各市(州)共公布项代表性项目(市州级);各县(区)共公布项(县区级)代表性项目。全省认定68名国家级、名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名市(州)级传承人、名县(区)级传承人。令人振奋的是,6月10日国务院批准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甘肃兰州牛肉面制作技艺、临潭万人拔河、甘南锅庄等15个项目入选。
强化兴陇自信的文化力量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近年来,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不断强化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担当,完善非遗保护体系,创新非遗传承机制、方法和模式,联合兰州交通大学、兰州文理学院等高校,加快培养艺术新人和非遗传承人;拍摄制作《甘肃非遗》形象宣传片,编纂出版《甘肃非遗辞典》,打造花儿、裕固族民歌、马头琴、蒙古族长调、呼麦、阿肯弹唱等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组织开展“丝路记忆”西北五省区非遗宣传展示、“春绿陇原”非遗系列文艺演出、“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非遗影像展”、“非遗购物节”以及“非遗进校园”等活动;启动敦煌文化、白马文化等享有世界影响力和独具甘肃地域特色的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建设工作,甘肃成为长征、长城、黄河文化公园建设重点省份,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利用群体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开通“陇上非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