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O百度优化求职QQ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3796.html聚焦全国两会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我们惊喜地发现——全国人大代表中竟然有约30位是气象信息员!
下面,我们有请几位全国人大代表分享一下他们的气象信息员经历,并提出对气象工作的建议——
(备注:气象信息员是基层防灾减灾的一支生力军,主要承担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和传播等工作,并协助开展气象灾害科普宣传、报告本地特殊天气现象、收集反馈气象服务需求和建议等工作。截至年,全国有7.8万个气象信息服务站,78.1万名气象信息员,覆盖了99.7%的村屯!)
刘家奇:老人常常不愿转移,没办法,我们就只能上门去劝。
“春有枇杷、夏有荔枝、秋有龙眼、冬有脐橙。”如今的重庆市涪陵区南沱镇睦和村,四季皆有应季新鲜水果出产。
在全国人大代表、睦和村*支部书记刘家奇看来,果树产业能搞成,村民能致富,气象服务功不可没。他本人也担任村里的气象信息员,与涪陵区气象局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由于地处丘陵地带,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是刘家奇的心腹大患。
每当收到暴雨预警,他就少不了要组织转移危险区域的住户。
“老人们常常不愿转移,没办法,我们就只能上门去劝。灾害面前,还是要信任预警。”
刘家奇认为,预报预警信息事关防灾减灾,一方面要更加精准可靠,另一方面要更加及时,与基层“无缝对接”。未来,他希望气象工作能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
宁启水:生怕雨夜里听不到预警信息,无法及时转移滑坡体附近的群众。
“我们村里有两处滑坡体,每年汛期晚上,我都把手机调成响铃,只为及时接收气象预警信息和上级单位的电话通知。”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南宽坪镇供电所电工、南宽坪镇安家门村*支部书记宁启水说。
两处滑坡体附近住了9户村民,他们是汛期宁启水最挂心的人。一旦接收到信息,他便立刻组织滑坡体附近的群众撤离。
雨夜是他最不放心的时候,生怕一觉睡过去,接收不到预警信息。
到了冬天,大雪封山,电线杆倒伏、电线被压断都是常有的事。作为电工的宁启水,经常背起背篓穿梭在线路维护、故障抢修的路上。
年3月22日晚上,一夜暴雪使山阳县内大部分供电设施不同程度发生故障。宁启水带着村民运电杆、砍木杆,经过20天的苦战,才恢复了供电。
“如果当时能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