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州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临夏8县市的名字,是一部史诗 [复制链接]

1#
中科医院专家 https://mip.yyk.99.com.cn/fengtai/68389/zuozhen.html

一个地名,就是历史长河中的一座纪念碑。

名字的变迁,是历史一深一浅、一瘸一拐的脚印。

临夏州,有过一串玛瑙念珠似的名字:

枹罕县,河州,导河县,临夏县……

今天的临夏州,有7县1市共8个孩子。

她们的名字,隐藏着多少史诗。

今个子,让我们一搭儿来盘一盘这串念珠。

一、临夏县、临夏市

临夏县和临夏市,像一对哥俩好强力胶。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拉手手亲嘴嘴。

他们原本是个双黄蛋,后来才打破分开的。

春秋战国时期,临夏是羌族人的地盘。

羌族的一支,在这里建立罕羌侯邑。

公元前年,秦始皇挥舞皮鞭统一全国。

大秦王朝征服罕羌侯,设枹罕县,归陇西郡管辖。

下面给大家讲一个笑谈。

某单位搞接待,酒过三巡菜上五味。

大家喝得颠颠晃晃、洋三浑四的。

坐在上席的主角儿,攥起瓶子哈哈笑:

“你们临夏的右将军,喝起来很满福啊!”

一桌子本地人都笑喷了,那明明是“古枹罕”。

认字不认字,先认半个字,谁让你乱写毛笔字?

“古枹罕”白酒,是临夏县韩集后街河州酒厂出品。

枹罕是个啥意思?

姑舅两姨们大概也知道:

“枹”是鼓槌,“罕”是稀少。

合起来,意思很明显:枹鼓罕少,盗贼平息。

刀光剑影迷人眼,歘一下到了东汉。

年,宋建在枹罕宣布独立,自称“河首平汉王”。

稳稳当当坐了30年龙椅,头上终于着火,白刀子进来了。

年,曹操派夏侯渊征讨宋建,人头落地。

枹罕惨遭屠城,血流成河,城池夷为平地。

这片废都,大约在今天的临夏县新集镇古城村。

展眼到了东晋十六国,跟树叶翻身似的。

前凉第四位皇帝张骏,设立河州。

为什么叫河州呢?

因为这片土地靠近黄河。

就跟江州、湖州、海州是一样的道理。

到了唐朝,这里改叫凤林县。

县的西北边,有凤林关。

到了元、明、清,又恢复了河州的鼎鼎大名。

年,北京国民政府把河州改为导河县。

因为大禹“导河积石”,这名字听起来更有古意。

但是,总统满意,河州人却不满意:

“导河”,导火,导祸,这个名字不吉利!

群众呼声很高,年就改为临夏县。

这个名字简直是简直了,大白话啊。

城临大夏河北岸,就叫临夏。

年11月20日,临夏回族自治州正式成立。

临夏县和临夏市这两个双胞胎,分分合合,跟拉链提包似的。

年,临夏县、临夏市正式另家了。

各围各的窝,各下各的蛋。

二、积石山

在临夏州,积石山县古老得就像一个传说。

大禹导河自积石,这个级别和分量,重于泰山。

在秦朝,这里也属于陇西郡。

西汉,设立河关县,城池遗址在大河家镇康吊村。

河关,就是黄河岸边设关口的意思。

这里的河,是黄河,关呢,就是积石关。

关口的位置,在大河家镇关门村。

到了前凉,这里设置了临津县。

临津,就是临近黄河津渡的意思吧。

唐朝时,这里设置了积石军,隶属于陇右节度使。

从此,积石就成为他最闪耀的地理符号。

到了金代,这里叫积石州,清代叫积石关。

年9月30日,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成立。

保安族,最早在青海同仁。

明朝设立保安堡,希望边防平安。

清朝咸丰、同治年间,保安族迁入积石山。

撒拉族最早在青海循化那一片。

据记载,“撒拉”的意思是“到处挥动剑和锤矛者”。

保安族、撒拉族都是元朝大军的遗留。

积石山县的县城,在吹麻滩。

这是一条宽3公里、长20公里的谷地。

古冰川运动馈赠给积石山休养生息的摇篮。

据说,这里蟒蛇多,最早叫“出蟒滩”。

历代将领驻军于此,又称"驻马滩"。

到了明朝,大才子解缙下放到河州锻炼改造。

有一次路过吹麻滩,他觉得出蟒、驻马都不雅。

咂摸一番,就把这里改名为“吹麻滩”。

也有说法,宋代时吐蕃就在这建筑了吹麻城。

三、和政

和政县,秦朝时属陇西郡。

西汉时,又先后属陇西、金城二郡。

南北朝时期,成了枹罕郡的娃娃。

到了十六国,前凉、西秦设置金剑县。

是一柄金光闪闪、削铁如泥的大宝剑么?

恭喜你,答对了。

和政县的北边,有一座红崖洼,人称“赤壁晚照”。

这条山,红丢丢红着破哩。

夕阳返照,如一把金色长剑。

于是就有了金剑县的美名。

到了大唐盛世,这里归河州管。

后来,吐蕃人打进来了,这里成了“香子城”。

这个名字,听上去真可爱。

原来呀,这里是香獐子的快乐大本营。

一只只小精灵,整天在这里蹦跶,出没于深山老林。

到了年,宋朝在这里筑宁河寨。

宁河啥意思?这是铮铮誓言:

收复河州,使其安宁。

打了几十年持久战、拉锯战,大宋赶走吐蕃。

年,这里升格为宁河县。

到了明朝,年,这里设立了和政驿。

这个名字的内涵,非常正能量:人和政通。

年,这里又升级为和政县。

四、广河

广河县,西汉时这里叫大夏县,属陇西郡。

因为,这里有古代的大夏水,就是后来的广通河。

而今天临夏市的大夏河,古代叫做漓水。

不知道什么时候,漓水抢了大夏水的名字。

大夏水取了个新名字叫广通河。

闲话少说,继续切入正题。

前凉时期,张骏在这里设置大夏郡。

西秦太子乞伏炽磐,在这里筑成诃诺木藏城。

因为这里有座叫诃诺木藏(藏语意思是圆盘)的山。

这座城简称诃诺城,后来发音转变为“阿纳城”。

到了年,宋神宗下令,把阿纳城改为定羌城。

意思很明显,就是平定羌人。

到了元朝,这里升格为定羌县。

清朝,这里又改称太子寺城。

因为这座城里有一座太子寺。

寺里供奉的哪位太子呢?

有人说是秦太子扶苏,更多人认为,是西秦的乞伏炽磐。

这两个太子,错差五六百年。

到了民国年,又换了个新帽子:宁定县。

表达的是爆棚的自信:安宁已定。

年,改为广通回族自治县。

因为这里有一条广通河。

但是,广通县和云南省广通县撞名字了。

就这样,广通县又改为广河县。

年,广河并入和政,年又劳燕分飞。

五、康乐

康乐县,是健康快乐的意思么?

也许大概差不多吧。

秦朝时这里属陇西郡,隋朝属金城郡。

唐朝时,这儿设置了安乐县,后来改成长乐县。

这名字,大致就是安居乐业、长久安乐的用意吧。

年,宋朝击败吐蕃,设置康乐寨:

一定要康泰安乐哟。

到了金代,康乐寨升格为康乐县。

康乐不远的流川河边,设当川县,后来废了。

到了明朝,康乐属于河州府。

清朝,划给兰州府狄道州。

年,这里是康乐设置局,年改为康乐县。

年,康乐县并入和政县。

年,康乐又自立门户。

六、东乡

东乡,是全州8县市名字最直截了当的一个。

河州城四边,分别叫东乡、西乡、南乡、北乡。

东乡县,东乡族,就这样顺手捡了个名字。

自秦以来,东乡地区一直是枹罕、河州的属地。

东乡族,主要是元朝大军中西域兵士、工匠的后裔。

建国前,东乡县先后归属临夏、永靖、和政、宁定四县。

年8月28日,东乡解放。

年,成立了“东乡自治区”。

年,改名为“东乡族自治区”。

年,定为东乡族自治县。

东乡县县城,在锁南坝。

这个名字,源于明朝河州土司何锁南。

七、永靖

汉代,永靖县这儿属于允吾县(读作“铅牙”)和金城县。

到了五代十国,这里叫龙支县。

唐朝时,这里属于安乡县、风林县。

元朝时,改为安乡县,取意“安定乡里”。

朱元璋上台后,废安乡县,设莲花寨。

有人说,莲花是漓河(今大夏河)的谐音。

年设立永靖县,取“永远安定”之意。

县城所在地,就是莲花城。

年,永靖县并入临夏市,年又恢复。

年,永靖县城迁到刘家峡小川。

年,刘家峡蓄水,莲花城沉没水底。

点赞诚可贵,分享价更高

旦公子

心中一荡,转发打赏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