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临夏市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夯实农村基层基础、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举措,着力提升特色产业带动能力,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夯实了产业支撑基础。
发挥特色优势,推行“*建+乡村旅游”模式。按照“一村一品”的思路,努力探索出一条乡村旅游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新路子,打造出折桥村“魅力折桥湾”、慈王村“慈王农庄”、妥家村“金色草滩”、马家庄“马术游乐城”、王闵家“碧水苑”、杨家村“杏花岭”、王坪村“河州牡丹第一村”、江牌村“芍药花海”、瓦窑村“瓦窑迪乐园”等乡村旅游品牌。折桥镇折桥村*支部紧紧把握“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金色招牌,探索形成“*支部+协会+农家乐”产业扶贫体系,全力打响“魅力折桥湾”乡村旅游品牌。目前,共发展农家乐余家,帮助贫困户发展18家,解决群众就近就业多人,农家乐年营业额多万元,年均纯收入万元。南龙镇王闵家村采取支部引领,群众注资入股,合作社经营的模式,依托凤凰山文旅景区优势,领办创办临夏市红湾养殖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户群众土地亩,打造的集室外烧烤、特色美食、休闲垂钓、自然风光为一体的乡村旅游项目南龙碧水苑,吸引了众多游人前来观光游玩。目前,已吸纳入股群众73户注资万,解决就业岗位50个。
盘活闲置资源,推行“支部+公司+农户”发展模式。唤醒沉睡的闲置资产,发挥资产价值,进而实现一定收益,如南龙镇尕杨家村、城郊镇瓦窑村等利用废弃的砖瓦窑厂,枹罕镇铜匠庄村、南龙镇四家咀村等利用闲置的旧村委会、办公场所,南龙镇王闵家村、妥家村利用经济效益不高的草滩土地,变为集体经济的“聚宝盆”。南龙镇尕杨家村*支部对村集体闲置的原尕杨家建材厂,通过村级集体资产入股、农户土地和资金入股等方式,与华通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合作经营。目前,全村入股农户户,占全村农户数的75%,群众持股.5股,村集体持股51股(每股1万元)。南龙镇四家咀村*支部针对本村劳动力人口多,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1亩的实际,创办领办四家咀众磊家政服务公司,吸纳13户建档立卡户入股资金24万元,同时利用村集体闲置办公场所进行入股分红。目前,公司已承接家政服务项目45起,承接高速公路路灯维修、企事业单位保洁等业务12起,解决周边群众就近就业人次,实现收入25万元。
创新发展理念,探索“*建+”新模式。坚持和加强农村基层*组织领导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以市场为导向,以建立特色种养殖基地为基础,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纽带,以集体经济发展项目为载体,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探索多种有效实现形式。折桥镇慈王村*支部对废弃的慈王砖厂进行覆土填埋,创建以农耕体验、科普研学、观光旅游等为一体的慈王农庄项目,把“*建+四大主题板块模式(教育+文化+研学+生态)”工作思路融入其中,一年多以来,共接待观光游客3.8万人次,已出租份农耕种植体验地块。城郊镇瓦窑村*支部通过“景区带农户”“合作社带农户”模式,打造集综合功能区、休闲娱乐小项目区等“六大板块”为一体的瓦窑迪乐园,动员户村民筹措股金万元参与分红经营,26名贫困群众实现在家门口就近就业。
来源:河州*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