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州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近日甘肃多地遭遇高温暴雨袭击气象专家 [复制链接]

1#

评论现已开启,请看官们在文末发表观点

兰州中心气象台就近期甘肃天气接受每日甘肃网记者专访解析天气成因

近日,甘肃多地遭遇高温、暴雨袭击,尤其是7月1日—2日,陇东南局地出现了大到暴雨,这样的天气是如何出现的?下一步全省的天气趋势又将如何发展?主汛期内,我们该如何更好地应对突发和极端天气?今日上午,兰州中心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黄玉霞、狄潇泓接受了每日甘肃网记者专访。

记者:近期我省陇东南地区多暴雨等强对流天气,而河西地区天气比较平静,有些地方甚至出现干旱趋势,目前影响我省的天气背景是怎样的?河西降水今后会有所增加吗?

黄玉霞:近期中高纬度地区维持两槽一脊,巴尔喀什湖附近和东北地区分别有一较深厚的低涡,低涡是气象术语,相当于低压,两低压之间为相对较弱的高压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在逐渐西伸过程中有东西摆动,我省河西地区主要受北方高压脊控制,而高压控制下天气一般以晴或多云为主,而陇东南地区位于副热带高压外围的西南或偏南暖湿气流中,水汽和不稳定能量条件相对充沛,当北方冷空气沿高压脊前滑落到陇东南地区与西南暖湿气流交绥时,就会产生对流性降水天气。当巴尔喀什湖低压分裂冷空气东移南下与高原东部低压槽前西南暖湿气流相遇时,就会造成全省性的降水天气。如7月1日开始的这次降水过程,冷空气的势力相对较强,因此不仅河东,河西地区也出现了小到中雨天气。

记者:近日,天水、陇南、平凉部分地方频遭降水侵袭,造成近期天水、陇南、平凉地区暴雨天气的原因是什么?

黄玉霞:6月24—26日,甘肃出现今年最强暴雨天气过程。降水时段主要集中在24日下午到25日,定西、甘南、陇南、天水、平凉、庆阳等州市部分地方及白银市南部出现大到暴雨,康县、成县、秦州区、麦积区局部出现大暴雨。有个测站累积降水量超过50毫米,51个测站超过毫米,1个测站超过毫米,最大累积降水量为陇南康县铜钱.2mm。

甘肃深居内陆,最缺的就是水汽,要产生大降水必须有充沛的水汽条件,造成这次暴雨的天气系统主要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北抬至长江流域,我省陇东南地区位于副热带高压边缘,副热带高压的稳定维持以及低空急流使得水汽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我省陇南、天水、平凉一带,而24-25日有北方冷空气下滑,冷暖空气的交汇使降水强度增强。

记者:为什么降水在有些地区容易引起灾害?

狄潇泓:甘肃中部、陇南、陇东等地,易因降水引发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灾害,造成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历史上特别严重洪涝灾害有:年“8.8”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年“5.10”岷县特大雹洪泥石流灾害。

灾害重有气象原因,也有地理原因。一部分天气原因与地理环境有关。强对流天气的触发机制主要有3种:第一、天气系统造成的系统性上升运动;第二、地形抬升作用;第三、局地热力抬升。其中山地迎风坡抬升作用很大,仅次于系统性上升运动,山地是雷暴的重要源地。我省东南部地形复杂,山势陡峭,当有天气系统经过时,系统性上升运动与地形抬升运动叠加,易形成特别强的上升运动,从而形成局地的极端强降水。地理地质方面,首先,我省东南部地形复杂,山势陡峭,植被稀疏,地质环境脆弱,地表砂石风化严重、土壤疏松,降水强时,短时间难以吸收,大量泥土混合着砂石被雨水裹挟,迅速下泄,破坏力极强。其次,我省南部河流落差大、支流多、沟渠多,遇强降水易形成山洪泥石流。另外,山多、地少,农村的房屋大多是“择河而居”,洪水沿河道迅速下泄时导致大量泥沙冲毁房屋。

记者:强对流天气容易出现在一天中的哪个时段?

狄潇泓:强对流天气是在一定的天气背景下形成出现的,所以一天中任何时间都可能出现,但是与强对流形成有关的不稳定能量有日变化,一般在午后到傍晚最强,因此午后到傍晚强对流更多,更强。

记者:前段时间,兰州的天气特别到午后闷热状况,傍晚云比较多,风力会加大,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天气系统,会产生这样的天气?

狄潇泓:近期兰州主要是高压脊控制,高压脊内主要是下沉气流,云雨较少,气温较高,连日气温较高,最低温度也升高到接近20℃,当午后气温达到30℃后,人感觉很热。傍晚云多,风力加大与局地热对流有关,晴热一天,下垫面温度升高很多,加热低层空气,由于这种加热各处不均匀,造成局地温差,形成小型的热力环流,也就是小的弱的对流,使得天空云量增多,地面风力加大。

记者:大众可以通过哪些手段接收气象预警信息或了解气象咨询?

黄玉霞:可通过手机短信定制、拨打电话、甘肃微气象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